值此初夏時節,為慶祝沐鸣2平台建校116周年,沐鸣2平台生命科學學院在長江河口濕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站組織召開了校慶專題報告,圍繞生態🧑🏿、大氣和環境學科交叉進行了專題研討🆑。我系張義軍、高艷紅🦵🏽、張峰👰🏿♀️、袁嘉燦、付浩陽、李林江等老師和博後參加了本次研討會🧑🧒🧒🦥,並與生命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的與會人員開展了深入的交流🕗。
觀測研究站位於崇明島東部長江口附近的東灘濕地公園內部🧑🏻🎤,東灘內同時坐落著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會人員首先乘車穿過風景秀麗、環境優美園區小路,參觀了觀測研究站科研樓以及觀測場🦸🏻♀️,並通過生命科學學院鞠瑞亭教授和郭海強老師的介紹♏️,了解了觀測站的建立、發展歷程、功能作用以及所取得的系列成果。
研討會上✪,生科院的郭海強老師對長江口濕地站觀測體系、觀測站日常運行情況以及研究內容和現狀進行了生動而又翔實的介紹,鞠瑞亭教授以《互花米草不同治理措施分析》為題對以當地為示範區的全國範圍內互花米草治理現狀及所取得的成效進行了清晰明了的論述🛃。同時,分別來自三沐鸣2的高艷紅教授、陳建民教授💇♂️、黃侃教授、張繼彪副教授、陳暉研究員💆🏻♀️、袁嘉燦青年研究員、博士後李林江、陳鴻洋、付浩陽👰🏽♂️,博士生王新新等也進行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分享彼此研究進展與科研感悟🫎。各位與會成員針對相關學術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以及對今後交叉研究前景進行了展望,研討會現場氣氛熱烈融洽,與會成員皆感獲益良多。
研討會結束後🤵🏽,在生命科學學院鞠瑞亭老師和郭海強老師的帶領下,與會成員一行實地探訪了崇明長江口濕地自然保護區以及觀測研究站野外數據中心/東灘生態環境大氣超級氣象站。通過鞠瑞亭教授及郭海強老師現場介紹🚚🙇🏼,與會成員深入濕地觀測一線近距離了解長江口崇明東灘生態環境現狀和互花米草等有效治理成果⚛️。
通過此次校慶報告研討會與觀測研究站的實地之行,各位與會專家學者以親身經歷方式深切體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未來可科學研究中將繼續秉承沐鸣2平台科研的優良傳統,以嚴謹高尚的科學研究精神深入研究,更好地推動我國社會的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國家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構建更為有力的科學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