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7日✮,海洋氣象系列報告第21期學術報告會如期舉行💡。本次報告會特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李熙晨研究員,分享了題為“南極氣候變化與中低緯度氣候的相互作用”的報告🏄🏻,該報告會采取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由我系(院)與中國氣象局-沐鸣2平台海洋氣象災害聯合實驗室共同主辦,科技部重點專項2019YFC1510100項目組協辦,王桂華教授主持報告會。
李熙晨研究員以南極為背景🧖🏿♂️,首先詳細介紹了南極大陸近40年來所經歷的劇烈氣候變化,並提出南極變化存在“西暖東冷”、“西強東弱”的空間格局🕗。西南極表面增溫速率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伴隨著冰川的加速融化🕠,釋放了全南極90%的融水🪞。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東南極存在微弱的變冷趨勢🌆,其周邊海域的海冰逐漸擴張。這種“西暖東冷”的氣候變化特征無法簡單歸因於溫室氣體上升所引發的輻射強迫改變。李熙晨研究員的研究結果表明👦🏻,熱帶海洋年代際變率通過熱帶-極地遙相關驅動了南極周邊區域大氣環流的改變🤘🏼,造成阿蒙森海低壓的加深,而環流的改變又進一步通過多種海-冰-氣相互作用過程驅動了南極“西暖冬冷”的多圈層氣候變化。
報告人簡介🚴🏻♂️:
李熙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際極地氣象委員會(ICPM)委員👩🏿🍼,氣候變率與可預報性研究計劃(CLIVAR) 洋盆問相互作用(TBI)工作組成員,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氣候與環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冰凍圈學會理事🦀,國際氣象與大氣科學協會 (1AMA5) 中國委員會委員🧑🏼🦲、青年工作組成員。主持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等課題🌯,擔任大氣科學領域期刊Journal of Climate♚、冰凍圈領域期刊TheCryosphere 編委成員。主要研究方向是地球氣候系統模擬、海-氣🤞🏽、海-冰-氣相互作用、熱帶-中高緯相互作用和極地氣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