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夏季風的強弱會對我國的夏季降水產生很大影響,由於東亞夏季風的不確定性,我國是世界上水旱災害最頻繁🧛🏼、防禦難度最大的國家之一。提高東亞夏季風年際變率的預測能力是一個長期存在並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對保障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青藏高原積雪作為重要的陸面強迫因子🚓,對東亞夏季風的重要性早已引起人們的註意🐜。大量的研究都認為,高原的冬春積雪與東亞夏季季風呈負相關𓀜,與長江中下遊地區的夏季降水呈正相關🧘♂️,但其潛在機製仍然存在著爭議。
近日,我系碩士生查鵬飛(第一作者)和吳誌偉教授(通訊作者)利用最近20年MODIS積雪觀測數據👣,發現了前冬青藏高原積雪影響東亞夏季風和長江中下遊地區夏季降水的新關鍵區(28°-35°N,76°-83°E,圖1)🥫。前冬關鍵區內積雪的正異常可以通過積雪反照率正反饋過程維持到夏季🕶:積雪正異常阻礙了地表與高層大氣的熱交換,引起地表溫度的負異常(圖2)🎿,並且這種冷異常傳播到對流層上層,導致對流層上部的異常氣旋環流🛒,有利於異常對流活動的出現,促進局地降雪的生成🤝。該關鍵區內的積雪正異常在夏季激發了位於我國東北地區的異常冷性氣柱,引導北方冷空氣南侵,與暖濕氣流在長江中下遊地區交匯🈂️👩🏻🦯,在上升運動的觸發下👨🏽🦰,導致長江中下遊地區降水偏多🧜🏿。此外,在經驗預報模型中加入青藏高原積雪指數能夠有效地提高對東亞夏季風的預測(圖3)。
上述研究指出青藏高原西南部關鍵區內的冬季積雪與東亞夏季風之間存在著跨季節的相關關系,冬季積雪可以作為東亞夏季風的預測因子,其提前期達到半年🧑🏼⚕️💈。這些成果對於認識前冬青藏高原積雪對東亞夏季風年際變率的潛在影響及季節預測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際價值。
該研究已於2022年5月發表在期刊《Atmosphere-Ocean》上。
Zha P., and Z. W. Wu 2022: Contribu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Winter Snow Cover to Seasonal Prediction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Atmos.-Ocean, DOI: 10.1080/07055900.2022.2077171.

圖1 (a)同期夏季,(b)前期春季和(c)前期冬季青藏高原積雪異常與東亞夏季風指數相關場。打點區域代表通過了95%置信水平t檢驗。黑色實線代表青藏高原的範圍。紫色框代表積雪關鍵區(28°-35°N,76°-83°E)🌃⚔️。

圖2 (a)冬季(DJF)、(b)FMA🦧、(c)AMJ和(d)夏季(JJA)地表溫度異常與青藏高原積雪指數相關場🧛🏿♀️💂🏻♀️。打點區域代表通過了95%置信水平t檢驗。黑色實線代表青藏高原的範圍。紫色框代表積雪關鍵區(28°-35°N🍍,76°-83°E)。

圖3 東亞夏季風指數實際值(黑色實線)🧑🏼💼、使用ENSO指數和北大西洋濤動指數得到的預報值(藍色實線)🖊,以及使用ENSO指數、北大西洋濤動指數和青藏高原積雪指數得到的預報值(紅色實線)的標準化時間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