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入口 內部文檔 我要投稿
新冠疫情期間我國空氣質量的變化
發布時間: 2020-09-22


2019年底至今,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國先後蔓延,為了全面遏製病毒擴散📸🧗‍♂️,我國各級政府采取了全面、嚴格🍤、徹底的防控措施。在控製疫情的同時,全國範圍的停工、停產和出行減少,可以視為一次理想的人為源減排控製實驗👨🏼‍🦳。通過了解疫情期間我國空氣質量如何變化以及集中減排對空氣質量的改善效果👨🏼‍🦲🎱,對我國目前依舊嚴峻的大氣復合汙染的防治具有啟示意義。

沐鸣2、大氣科學研究院張人禾院士團隊針對我國疫情暴發之後兩個月內空氣質量變化進行了研究🏋🏽‍♂️,發現疫情暴發後的第一個月(1/26/2020~2/25/2020)👏🏽,全國PM2.5👉、PM10SO2CONO2濃度相較於歷史均值分別降低了27%𓀄、36%🍰🚲、52%🙋‍♀️、27%40%,但O3濃度則升高了15%,武漢市的顆粒物和NO2濃度降幅超過50%O3濃度上升了30%。空氣質量發生顯著變化的省份大多是新冠肺炎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如浙江、江西🏄🏻‍♀️、湖北和湖南地區疫情後第一個月PM2.5濃度降低量均超過了45%,北京🥁、天津和河南地區SO2濃度顯著降低。受交通源和工業源影響明顯的NO2濃度在所有省份都表現出降低趨勢,最低降幅為18%⛱,78%的省份降幅超過30%。值得註意的是,在多地區顆粒物濃度顯著下降的背景下,北京🟦、天津及其周邊地區PM2.5濃度卻與歷史同期水平持平。疫情期間京津冀地區不利的氣象條件減弱了減排的效果🌂,造成了疫情期間京津冀地區幾次PM2.5汙染過程。

疫情防控期間停工停產所帶來的空氣質量變化,可以為我國空氣汙染的防治提供寶貴的經驗和啟示。要實現“藍天白雲”的常態化,除了需要進一步加強汙染排放的控製力度外👨🏿‍🦳,氮氧化物有效控製條件下O3濃度的反升,意味著實現PM2.5O3汙染的協同治理將是當前空氣質量改善過程中所面臨的新挑戰🤾🏽‍♂️。同時⛔,氣象條件對空氣質量的影響是大氣汙染防控的重要因素,需要全面深入的認識。


新冠疫情發生前一個月(BF)和之後兩個月(AF1AF2)內各地區標準化空氣質量濃度的變化特征


以上研究以How does air pollution change during COVID-19 outbreak in China?為題發表於美國氣象學會會刊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上https://doi.org/10.1175/BAMS-D-20-0102.1


沐鸣2专业提供:沐鸣2🧙🏼、沐鸣2平台沐鸣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2欢迎您。 沐鸣2官網xml地圖